那是东北有史以来最寒冷的冬夜炒股入门知识,刺骨的寒风呼啸着掠过光秃秃的白桦林,干枯的树枝如同鬼魅般伸向漆黑的夜空。就在这万籁俱寂的深夜,一阵整齐而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,在这片被冰雪覆盖的森林中显得格外突兀。这是一支正在急行军的部队,但若你仔细观察,会发现队伍最前方那个高瘦挺拔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。他满脸都是冻伤的痕迹和泥泞,军装早已破烂不堪,但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——他就是令日寇闻风丧胆的东北抗联战神杨靖宇。
然而祸不单行,就在这个节骨眼上,敌人已经掌握了他们的藏身之处。杨靖宇不得不立即率领部队转移。在激烈的突围战中,他的贴身警卫员王传圣不幸中弹负伤。为了不拖累部队行军速度,杨靖宇当机立断,命令王传圣就地隐蔽养伤。当时谁也没想到,这次分别竟成了这对生死与共的战友之间的永诀。
展开剩余77%王传圣出生在辽宁省桓仁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,和千千万万东北百姓一样,他的童年是在战火纷飞中度过的。这片富饶的黑土地自九一八事变以来,就饱受日寇铁蹄的蹂躏。目睹乡亲们在侵略者的暴行下流离失所,年轻的王传圣心中燃起了保家卫国的熊熊烈火。1935年1月,他和几个同乡青年毅然加入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。正是在这里,他遇到了刚从河南调来的杨靖宇将军。起初,包括王传圣在内的许多战士都对这位外来的指挥官心存疑虑,但随着杨靖宇带领部队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,这些疑虑很快烟消云散。
然而命运总是充满戏剧性。1939年7月,杨靖宇最信任的战友程斌竟然率领115人集体叛变投敌。这个叛徒对杨靖宇的作战风格和战术思路了如指掌,甚至狂妄地宣称:只要知道杨靖宇现在的位置,我就能准确预测他下一步的行动。程斌的叛变给抗联带来了毁灭性打击。在此之前,日军对神出鬼没的杨靖宇部队束手无策,他们就像森林中的幽灵,来无影去无踪,每次袭击都让敌人措手不及。杨靖宇之所以能够屡战屡胜,全靠隐藏在茫茫林海中的秘密补给点和转移路线。正是依托这些隐蔽据点,抗联战士才能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持续打击日军。直到程斌叛变,日军才终于找到了突破口。
1937年后,抗战形势愈发严峻。杨靖宇不仅要面对日伪军的围剿,还要提防叛徒的出卖。即便如此,他依然带领部队坚持游击战,炸毁铁路、袭击警察所、解救劳工,给敌人造成沉重打击。作为杨靖宇的警卫员,王传圣深知当前形势的严峻性。恶劣的自然环境、敌人的疯狂围剿、战友的背叛,这些都让抗联的处境雪上加霜。但王传圣和战友们始终坚信,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人民。
在辉南县东双丫子岭的一次战斗中,王传圣和战友们刚准备休整,就接到董春林紧急报告:日军已经发现他们的行踪,正朝这边扑来。当时杨靖宇已率领主力部队转移至北山,王传圣立即组织战友边打边撤。就在撤退途中,为掩护战友,王传圣不幸腿部中弹。他强忍剧痛命令部队继续前进,但战友们不忍抛下他,在机枪连的接应下,终于将他救出险境。
杨靖宇亲自来看望负伤的王传圣。虽然子弹没有击中要害,但右腿的伤势让他行动困难。对一个战士来说,不能上阵杀敌是最大的痛苦。更令人心碎的是,这次见面竟成了永别。军医告诉王传圣,由于战况紧急,他必须就地隐蔽养伤。部队给他留下了粮食、药品,并安排董春林照顾他。
在密林中隐蔽期间,他们险些被巡逻的日军发现。危急关头,王传圣坚持让董春林先行撤离,自己则躺在雪地中躲过一劫。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,他的脚趾严重冻伤,却仍坚持寻找部队。当他终于追上队伍时,看到的却是杨靖宇牺牲的噩耗。
获救后的王传圣悲痛欲绝,军医发现他的脚趾已经全部坏死,必须截除。支撑他挺过来的,是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。这些民族英雄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,他们的精神永远铭刻在历史丰碑上。
发布于: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富牛证券_最大的配资公司_最好的股票配资观点